焦点快讯!汕头贵州烟销售乱象:残膏剩馥,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
近日,汕头市民张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,他在当地一家烟草专卖店购买了一盒贵州烟,回家后发现烟丝发黄、气味刺鼻,疑似为残次品。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,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。
人物经历:张先生遭遇“残膏剩馥”
张先生表示,他在汕头一家知名烟草专卖店购买了这盒贵州烟,价格为300多元。然而,当他打开烟盒准备吸食时,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,烟丝颜色也明显发黄。张先生怀疑这盒烟存在问题,于是将烟盒和烟丝拍照发到了朋友圈,引起了众多朋友的关注。
专家点评:残次烟品对消费者健康危害大
针对此事,记者采访了我国烟草行业资深专家李教授。李教授表示,残次烟品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极大。这些烟品可能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,如尼古丁、焦油等,长期吸食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癌等疾病。
调查:汕头贵州烟销售乱象调查
记者在汕头市区走访了多家烟草专卖店,发现类似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。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,不顾消费者权益,将残次烟品混入正品销售。更有甚者,将过期烟品重新包装后出售。
相关部门:将加大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
针对汕头贵州烟销售乱象,记者联系了当地烟草专卖局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将加大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销售残次烟品的行为。同时,呼吁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烟草产品时,要选择正规渠道,注意查看产品标签,确保自身权益。
结语
汕头贵州烟销售乱象暴露了我国烟草市场存在的监管漏洞。消费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,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,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、合格的烟草产品。同时,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,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。